登崇华山已是6次(上一次为今年2月23日),带上帐篷在上露营也得一次,可8月
30日到31日的 负重帐篷和相机从山脚下潭家湾徒步攀登却是首次,是一次大胆的自我挑战,圆满完成则是件值得自我庆祝的户外活动中的一次典型之旅!
这次组织者江野的初衷是为9月中旬的武功山帐篷节拉炼和预演。他一倡议我则首先响应,同时流沙丶惠鸣积极参加,尤其值得敬佩的是霜诗巾帼不让须眉而勇与参加,更增添了我上山的勇气和信心!
30日下午约定1:00出发,江野等来小区接我,然后会齐同行。在车上我们商定着到山下要稍等晚些上山,以避开35度的高温时段。当我们快到余溪村囗的14:20样子,下起了阵雨,这是好亊,不仅洁净了空气且降了气温。我们一到村内,大伙就整理行装出发,开始了此行真正意义上的户外登山活动。
一条本来宽阔的挖机简易路,才6个多月未见变成得难于辨认,茅草齐头且沟坎深深。我们一开始就遇上意料外的困难,大家艰难地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攀登,速度放得很慢以尽量保持体力,大伙心中的信念十分坚定,没有丝毫的胆怯和抱怨。大约16:00,一场急速的阵雨劈头盖脸地下来,我们无处躲避,只好在山旁和茅柴下稍稍躲闪,最后还是淋得一身。我粗心地没带任何雨具,只有默不作声地期望阵雨快去,并非担心人被淋,而是担忧登山包的防水性不好而湿了包内物品,尤其是相机!幸好阵雨短暂,继续上路,虽然雨水使路变得更加泥泞和茅草更湿,但使气温降了不少也是一利。当我们走上三叉口时,路变得好走了许多,大伙信心更足了!经过大约三个半小时的努力攀登,即18:00左右,全体顺利到达顶峰庙内。经测算,从山下徒步上山至顶,行程约8km,海拔由290m上升到1200m,登高净海拔约910m。
大家顾不了登山的疲劳,带着浑身的汗水,放下包袱端起相机就直奔庙之顶峰,等待着夕阳的壮丽景观。天不负我,18:30左右,西边开始泛红,十分钟样子,落日向我们绽放最后的美丽... ...
快19:00大伙才收起相机,开始个人卫生和自弄晚歺。庙上罗姓当家师还有前一天上山来的与罗师同乡的二都一退休张姓老师,对我们十分热情,为我们生活提供方便和帮助。借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晚餐后,我们在下殿门外场地上搭起5顶帐篷。由于山高人静,远离繁华与喧嚣,大伙陆续躺进其中面朝天穹,独享一份安宁。山风微拂,感到很舒适,仰望星空,似乎眨眼互动。也许是一种自我收获的兴奋,或许是一种在这种仙境般中反而有着一种心灵的冲动,我久久难于入眠... ....
第二天不到5:00我便招呼大伙起来,5:30前一起速速上到最高点。哇,太漂亮了!大美的云海,像一条洁白的绸带飘浮于山峰峡谷之间,不是仙境胜似仙镜!
东方暖色渐浓,5:50时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仿佛是一块光焰夺目的玛瑙血盘光照云海,五彩纷披。大山若锦绣,整个山川显得生机勃勃... ...
吃过早饭,整理帐篷,已是上午9:00。我们合个影开始下山了。古人云: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负重者更有此种体验,尤其是下山的另一条小路的最后几公里更是艰难,柴草密塞弯腰钻,石路苔绿只好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退休张姓老师一路同行却感到很是轻松,不得不让我敬佩!经过艰难的二个半小时努力,终于在11:30顺利回到山下的潭家湾,完成负重于野山穿越式的返程!
稍作休息,就乘车返县,约13:00回到县城,为此次负重野炼式登山划上圆满句号!
2.到了山脚下之村----谭家湾
3.艰难攀登进行时
4.坚定的霜诗
5.到达山泉旁边
6.快到山顶时刻(霜诗友情提供)
8.霜诗凝视夕阳
9.驴友加摄友在拍摄
10.流沙在创作
11.流沙为我留影
12.最美夕阳

13.晚霞冲天
14.朝晖与云海
15.旭日东升
17.流沙与霜诗拍摄云海
18.万丈光芒(右下角为我们的营地)
19.骄傲的野花
20.回到营地时分
21.钟君挑水为大家服务
22.营地近拍
23.霜诗丶钟君丶流沙为大伙弄菜做饭
24.流沙为大家的合影
26.霜诗为我留影
27.下山途中稍息(图中挑者为同行退休张姓教师)
28.钻茅爬石时(霜诗友情提供)

29.终于下到谭家湾(霜诗友情提供)
30.在谭家湾小溪里洗把脸(霜诗友情提供)
31.稍息准备回城
评论